26 September 2008

風水輪流轉?

這幾年吹起“華語風”,不管皮膚是甚麼顏色的,大家都一窩蜂的跑去學華語/普通話。很多人都認為學會了講華語/普通話,就猶如掌握了將來、競爭能力高人一等、對事業有幫助等等。

多得這一股“風”,我們這些Chinese Ed、受華文教育的,身份突然“吃香”了起來,也終於可以“抬起頭來做人”啦!別人一聽我可以口操英、華語,就很驚訝地說:“哇,真厲害,雙語都行!” 我則不以為然的回答:“在我的國家,人人都是那樣的。有些還可以流利的講超過六種或更多的語言呢!而我,是最爛的那一個!”

最好笑的是,每一次我和安以華語對話,別的家長就很羨慕地說:“她(安)明白華語?會講華語?很好!很好!很好!” 好?有甚麼好?安會講華語,是因為我従她一出世開始就和她說華語。我會講華語,是因為我父母從小就向我們灌輸一個觀念:“你是華人,就應該讀華校、講華語、考華語,這是天經地義的!就算沒有人看好華校生,你也要讀華校!就算講華語給人看衰,你也要講華語!就算華語難考,你也要將華語考好!華人不懂自己的母語,就不是華人!”

安是半個華人,學講華語,也是天經地義的!不是為了前途、也不是為了錢途!之前也沒有想到“華語風”會吹得那麼熱、華文會突然那麼吃香的。我和安講華語,除了認為她是半個華人,華語就是她半個母語,所以,就應該學會講華語;也因為當初在香港,我沒有多少機會講華語,周圍的人都是英語英語的,我講英文講到嘴巴痛,和安可以說華語,只是覺得舒服!嘻嘻!

為了堅持“華人就應該講華語”的觀念,我們這些華校生,當年吃了多少苦呀!當我們的父母一決定將我們送入華校就讀,我們以後的命運,就猶如被“打入十八層地獄”!首先,“華校生”就是“貶義詞”:華語不吃香,成績多好也沒有用;英語、國語很重要,我們卻不行,所以就等於是笨蛋。

小學六年級大考,如果沒有全拿A,就必須多讀一年“預備班”。教育局認為我們的馬來語、英語不夠水準,所以要多“預備”一年,才能上中一。我當年拿六A一B,所以必須讀“預備班”,因此我是笨蛋。

上中一時,班上加入了英校生,滿口的英語飛來飛去。我們這些比別人老一年的笨蛋,自慚形穢,只好默默耕耘,少講廢話、努力上進。路遙知馬力,我們這些苦命的笨蛋,慢慢地發現,那些自信心爆棚的“香蕉人”,其實很多也只是個“空罐子”。仗著英文能力了得,乒乒乓乓敲得很响, 肚子里的墨水也不見得比我們這些笨蛋多。我們只是輸在對自己沒有信心(當然啦,従小就被看得衰衰,誰還會有信心?)不敢開口講英語(沈默是金,華人的美德嘛!)結果,包裝方面就輸人啦!而這個世界就是講求包裝的世界,誰大聲,誰就是厲害。唉!

在中學時,為了要上華文班,我們可吃盡了苦頭。首先,要考華語的學生不多,很難湊夠人數。好不容易開了一班,華文老師卻難求。終於找到了老師,可以上課啦,可惜上課時間卻是在放學以後。同學們都回家吃飯休息,我們這些愛華語的可憐蟲,卻得在炎熱的、昏昏欲睡的、肚子餓到肚皮貼背皮的午後,在課堂里聽老師“之乎者也”。唉唉!

中三、中五大考時,很多學生因為覺得華文難考,紛紛放棄華語,而報考其他的科目。有些教育方針奇怪的學校/校長/老師(這包括了黃皮膚白內涵的香蕉人華人老師),也勸說/誘導學生們不要考華語,因為擔心華文分數會拉低學校的總成績。因為這些狗屁理論,我們這些堅持到底的笨蛋,也憂心忡忡,深怕自己考不好,連累學校,成為千古罪人,也斷送了自己的大好前途。

我在念大學先修班時,打算報考中文。有人怕華文分數壓低考試成績,進而影響學校排名,不讓我報考。我被逼急了,只好發誓一定會拿A,某人才妥協。 還好,我這個笨蛋還算爭氣,雖然自己自修中文(學校哪裡有華文課給你上!讓你考華文已經算給面子你啦!還想上課!哼哼!)加上有名師指導(當然不是來自那間學校!)華文也考到了個A,要不然,真不知道會有甚麼下場。

考試前,又有人“威脅/嚇唬”我,如果考華文,學分可能不算數,影響進大學的機會。這可怕的咒語,搞得我幾乎精神錯亂!幸虧,我後來(好不容易)調查到了,很多考華文的,只要成績好,一樣進到心水大學。果然,我成功進入國內的名牌大學的名牌科系(Well, 在大馬是第一流的,在國外是......不入流??!)謝天、謝地、謝父母、謝老師,還有那些之前以“特別的”、“另類的””激將法”“鼓勵”我的某些人......

踏入社會工作以後在職場上所面對的種種對“華校生”先入為主的偏見與歧視,以及後來旅居到香港的頭兩年,因為廣東話不流利及帶有華語腔而被譏為“鄉下人”、“內地人”、“大陸人”、“鄉巴佬”等等的侮辱,唉唉唉,不談也罷。

雖然當初的路難行,但是,我堅信,父母的話是對的。作為華人,會講自己的母語,是理所當然的。如果連這基本的責任都無法堅持,就等於沒有根、沒有歸宿感,和孤魂野鬼沒有分別,長遠下去吃虧的肯定是自己。安雖然是半個華人(朋友曾戲謔[譏諷?]安是“一半、一半”,不會講華語也無所謂)卻更應該了解自己那一半的血源、傳統、語言、習俗、文化。這和前途與錢途無關。

當然,誰也沒有想到,風水會輪流轉。因為中國的崛起,“華語風”猛吹,華文變得有經濟價值了,我們這堅持講華語的一群,也會有出頭的一天。我們這些苦命的華校生,終於可以“吐氣揚眉”了。好笑!好笑!真好笑!(是苦笑!!)

7 comments:

suayhwa said...

和满脑子功利主义的人说‘华文华语是华人的根’这样的话,他们是不会明白的。现在很多受华文教育的年轻父母不也一样激进的要他们的孩子上所谓的英校,和孩子们以英语沟通吗?

如果我有孩子的话,我会和他先用广东话沟通,因为那是我的第一‘语言’。其实现在很多的孩子也不会讲自己的方言了。都是父母的要求。

Wee Kean said...

說得好!可惜我無法兼顧,要不然,我也會和安講客話、福建話和馬來話。好笑的是,安對馬來話特別有好感,常常說她在唱馬來歌,其實都不知道她在哼些甚麼小調(她會唱Rasa Sayang和Bangun Pagi)哈哈!

suayhwa said...

那天翻阅了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他儿子因为环境影响从小就会说华语、德语、瑞士方言及英语。所以如果你和安安讲你的方言,相信她也能慢慢掌握。

Unknown said...

wei wei wei... 说我们是笨蛋啊!
哈哈,我们确是笨蛋 ;-)

那来那么多想法,那独中生不是更加要大吐苦水。我只觉得学华文是天经地义的事。

前几天上太平时游览了一些名胜古迹,谈起中学历史课,也谈到预备班...预备班也好好玩呀,多一年的求学时光。

Wee Kean said...

那本書我也看了。如果沒有記錯,他們在家裡是講中文和德文,學校和外面環境是英語和瑞士方言吧?再說,她不是普通人,她可是龍應台呀!

看過一本有關幼教的書,如果要為孩子製造雙語或多語環境,最有效的方式是,當孩子還小時,家長一人對孩子講一種語文,然後在學校又講不同的語言。

外子只會講英文,家人又在遠方(尤其是我們還在香港時)身邊的人大多講英文,安又是讀英國國際學校,我一個人“孤軍作戰”,安會說一點華語,我已經是“謝天謝地”啦!

安會在小學時學法語,希望即時她不會把中文拋逐於腦後吧 !

Wee Kean said...

預備班最棒的一點是,認識了可愛的 Rawang Gang!!

Unknown said...

那来可爱的?
乱讲。